内容来源:和讯新闻
原文链接:http://news.hexun.com/2020-09-30/202175764.html
渴了才喝水,饮料代替饮用水,一天一定要喝八杯水……这些饮水误区随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上演。《中国水与生命质量认知调查报告》显示,95.3%的人不会喝水,65.9%的人直到渴了才喝水,只有不到5%的人有定时定量规律饮水的好习惯,由此可见,科学饮水、健康饮水的科普宣传势在必行。
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免疫力之源,但如果不能树立健康饮水的生活习惯,生命之源将成为疾病之源。普及健康饮水知识,是关乎健康的头等大事,北京人人安康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人人安康”)积极推进科学饮水、健康饮水的科普宣传,积极践行“健康中国”建设,努力书写新时代社会责任新篇章。
健康饮水关乎健康生命
人类疾病80%与水有关,水质不良可引起多种疾病,包括通过饮用水传播的肠道传染病以及饮水中的某些化学物质超标而引起的中毒。
被亿万网友点赞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医生曾在演讲中说到:“人类社会上最大的卫生贡献,第一个是疫苗,第二个是清洁的饮用水,这两个是使人类寿命大幅度提高的主要原因,别的什么都不是。”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更是让人们对于公共卫生安全、自身健康的关注上升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特别是“新冠病毒是否会通过水体进行传播”、“新冠病毒是否会通过饮用水的途径传播”、“疫情期间自来水是否加大了氯添加量”等关于水的健康问题频频被问及,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安全的饮用水是保障健康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文明福祉的标志,更是健康中国行动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健康中国的建设,离不开整个社会健康素养的提升,这个健康素养就包括健康饮水意识的培育。人人安康通过邀请健康讲师进社区、进校园、进单位行动,推广科普健康饮水新知识,普及安全饮水理念,传播健康生活理念,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人人安康科普健康饮水

▲人人安康饮水健康公益讲座现场
“水是生命之源,人体的每一个细胞都需要水分来维持。《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健康成人饮水量为每日1500—1700毫升,不喝水或者水分摄入过少,容易造成血液粘稠,诱发心梗。对于心脏功能不健全的患者,又急又快的喝水方式容易增加心脏负担,加剧病情。因此,大家在生活中可以养成少量多次饮水的习惯,保持水分的正常摄入,不要等渴了再喝。”在重庆一小区的健康公益讲座上,健康讲师呼吁大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健康饮水。
针对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生命安全、日常生活带来的巨大伤害。健康讲师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浅出的从“人为什么离不开水、生活饮用水有哪些卫生要求、为什么自来水有时会出现乳白色、水壶中为什么会出现水垢”等一系列关于饮水的科学知识展开科普,激发大家探寻科学的兴趣,大力倡导喝健康水、主动喝水、早起喝水、节奏喝水、喝熟水等饮水方式,提醒大家要学会保护自己,注重饮水安全,掌握饮水知识,不能当水盲。
“没想到看似简单日常的喝水,其实也包含着不少健康小知识和常见的误区,这次活动不仅有健康科普,还有丰富多彩的互动小游戏,现在我们都知道要怎样才算健康饮水了,太有意义了。”参加完讲座的社区居民不由得发出由衷的赞叹。
没有饮水健康,就没有人人安康。人人安康负责人表示,以社区为单位,以社区人群为健康教育对象,对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人人安康将跟随着“健康中国行动”的步伐,走进更多的城市和地区,进一步推广全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挥优势,为“健康中国行动”贡献力量,为实现全民健康中国梦筑牢意识形态防线。